近日,市民楊女士反映,她前一晚食用了幾個“糖雪球”后,第二天即出現(xiàn)腹痛難忍和胃部持續(xù)反酸的癥狀,而且這種情況出現(xiàn)了不止一次。她很疑惑,備受歡迎的“糖雪球”怎么成了“腸胃刺客”?
楊女士拍攝“糖雪球”實物圖 楊女士供圖
吃了七八個“糖雪球” 凌晨醒來就想吐
據(jù)楊女士回憶,“糖雪球”是家人在炒貨店購買的,沒什么酸味,口感比較軟糯。2月14日晚飯后,她吃了七八個“糖雪球”,次日凌晨醒來就感覺胃部持續(xù)反酸,還有強烈的嘔吐感。“這已經是第二次了。上一次也是晚上吃的,次日早上5點多起來吐完酸水就沒事了。但這一次卻感覺胃里有東西想吐吐不出來,非常難受。” 之后,楊女士通過上網查詢發(fā)現(xiàn),不少人食用“糖雪球”后出現(xiàn)過腹痛、胃痛、流口水等癥狀,還有人因此住了院,經進一步檢查得知胃里竟然長了結石,胃痛、流口水等癥狀都是胃結石導致的。
“糖雪球”為什么會引發(fā)腹痛、嘔吐?
“糖雪球”又名“糖炒山楂”,是一種外面裹著糖衣的山楂制品,和冰糖葫蘆、山楂醬一樣,都是市場上很受歡迎的美食。
對此,徐州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黨委委員、副院長、消化內科學科帶頭人、科主任、徐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陳光俠教授解釋說,一方面,山楂中的檸檬酸和蘋果酸會刺激胃黏膜,導致胃酸分泌過多,從而引起胃痛、腹痛等癥狀。“實際上,不僅是山楂,大量、空腹食用柿子和棗等食物也會引起類似的腸胃反應。”
陳光俠教授說,另一方面,山楂富含維生素C,具有消食散積的作用,但它同時含有大量的果酸和鞣酸,這些物質與胃酸和蛋白質結合后,會形成類似結石的團塊磨損胃黏膜,“如果大量攝入山楂,就會形成胃結石,對腸胃健康產生危害,引發(fā)惡心嘔吐、胃部絞痛、胃潰瘍等癥狀。”
喝可樂可以緩解嗎?
“我在小紅書上看到有人食用山楂產生不適后,會用喝可樂的方法緩解。于是從有不適感開始,我每天都試著喝些可樂,確實感覺有所緩解。這種方法有依據(jù)么?”楊女士詢問。
對此,陳光俠教授解釋說:“可樂中的碳酸氫鈉與胃酸反應釋放出二氧化碳,二氧化碳進入結石內部與水分子形成碳酸,進而從內部溶解結石,使結石被分解成若干小塊,再通過腸道排出體外。對于剛形成的、較小的結石,直接喝可樂有一定效果。除了可樂之外,我們有時還會建議患者口服碳酸氫鈉進行治療。”
陳光俠教授還表示,每年山楂大量上市時,胃石的發(fā)病率都會明顯增高,主要原因就是空腹食用。“所以,建議大家盡量避免空腹食用山楂、柿子和棗等含有大量鞣酸的食物。如果食用這些食物后一到兩天內出現(xiàn)腹痛、胃部反酸、嘔吐、流口水等癥狀,應及時到醫(yī)院進行檢查,盡快排除胃結石形成的可能性。”陳光俠教授說。
素材來源 丨都市晨報客戶端
專家介紹
陳光俠
黨委委員 副院長
消化內科學科帶頭人 科主任
徐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
主任醫(yī)師、博士研究生導師
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、東京醫(yī)科大學及英國圣喬治大學附屬醫(yī)院高級訪問學者
全國先進工作者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
中華醫(yī)學會消化分會高原消化協(xié)作組委員
中國醫(yī)藥生物協(xié)會慢病分會委員
江蘇省醫(yī)學會消化病學及消化內鏡分會常務委員
江蘇省醫(yī)師協(xié)會消化內鏡分會委員
江蘇省醫(yī)院協(xié)會醫(yī)療技術應用專委會委員
江蘇省“六大高峰”人才
江蘇省“333工程”培養(yǎng)對象
徐州市衛(wèi)健委領軍人才
徐州市醫(yī)學會理事
徐州市醫(yī)學會消化病學專委會主任委員
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十余項,獲得省市級科技進步獎、新技術引進獎、專利多項,在內鏡下微創(chuàng)手術治療方面有特長。
專家門診:周一全天
門診地點:門診樓(3號樓)2層2診區(qū)消化內科門診
高級專家門診:周四上午
門診地點:門診樓(3號樓)4層高級專家門診
消化內科病區(qū):病房樓(4號樓)7-9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