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防控措施重大調整的當下,
一邊是患者人數(shù)驟增,
一邊是醫(yī)護人員“非戰(zhàn)斗減員”,
徐州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面臨
三年抗疫以來前所未有的壓力。
“保健康、強救治、防重癥”是當前的工作重心,
面對新形勢、新任務,
醫(yī)療救治工作面臨艱巨的挑戰(zhàn)。
滄海橫流顯砥柱,萬山磅礴看主峰。面對來勢洶洶的奧密克戎,院黨委領導班子的判斷力、決策力、行動力具有決定性作用。黨委書記、院長丁繼存高瞻遠矚的判斷、科學果斷的決策,彰顯著徐州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黨委領導班子作為掌舵人的責任擔當,12月下旬,醫(yī)院協(xié)調11名非臨床科室護理人員支援臨床一線工作,有效緩解護理人力不足,確保安全有序的開展護理治療服務。其中5名成員來自機關后勤,她們具有臨床護理經歷及抗疫經驗。
孔令娟
支援急診三病區(qū)
曾是呼吸與危重癥一病區(qū)護士長,2020年馳援武時,擔任重癥醫(yī)學科護士長,有著豐富的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和臨床護理管理經驗。
“人在門診,心在臨床。越是危急時刻,守在臨床一線越覺得踏實心安。”孔令娟打趣的說,她早就做好了沖向一線的準備。為保障危重癥患者診療及收治工作,緩解門急診壓力,急診三病區(qū)應運而生,所有物資從無到有,僅6個小時病區(qū)準備全部到位,護理人員從各個科室調配到崗。“這是考驗,更是信任。”面對新組建的科室、新組合的團隊、來自“四面八方”的護理人員、尚未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標準......孔令娟毫不遲疑地迎難而上,用速度、專業(yè)和責任展現(xiàn)了一名護理人的使命與擔當。
從患者進入病房、醫(yī)生收治患者、護士操作,每一個細節(jié),都不放過,她明白,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明晰的護理常規(guī)流程,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救治工作安全有序地開展。“每個班次會安排2-3名與呼吸與危重癥相關專業(yè)的護理人,現(xiàn)在54張床位一直都是飽和狀態(tài),每一個人都是帶病堅持工作,發(fā)著燒上夜班。醫(yī)護人員雖然超負荷運轉,但沒有一個人埋怨退縮,全力以赴保障對重點人群的及時救治,兜住醫(yī)療救治和生命保障的底線。”
高強度的工作加上長時間佩戴n95口罩,讓孔令娟每說一句話都要停頓幾秒深深吸一口氣。“武漢戰(zhàn)‘疫’是戰(zhàn)場,對患者的救治工作也是戰(zhàn)場,不同的戰(zhàn)場,但肩負的是一樣的使命和擔當!”“17床呼叫......”“28床餐后兩小時該測血糖了......”“9床心率增快......”“46床體溫升上來了,協(xié)助降溫......”“來啦!”孔令娟快步穿梭在各個病房。盡管現(xiàn)場氣氛緊張,但有條不紊的節(jié)奏又讓人感到異常安心。
沈琳
支援風濕免疫科
曾出征馳援武漢。
“救死扶傷是我們醫(yī)務人員的天職,現(xiàn)在醫(yī)院需要我,支援臨床一線義不容辭。特殊時期,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勇于擔當,永不退縮。”沈琳說,這就是她掛斷電話后的想法。
2022年沈琳作為徐州市第五批援武漢醫(yī)療隊隊員逆行出征馳援武漢,是這一批醫(yī)療隊員中最年輕的90后,在與病毒較量中,沈琳練就敢于擔當?shù)?ldquo;鐵肩膀”,用戰(zhàn) “疫”的實際行動踐初心,擔使命。因為工作需要被調入行政機關工作。沈琳表示,自己盡力去用援鄂護理經驗救治患者,每一個跟她并肩作戰(zhàn)的戰(zhàn)友都一樣辛苦,她們勇敢無畏,默默奉獻,竭力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健康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,‘90后’群體已經進入而立之年成為主力軍,“我們不怕苦不怕累,不負所托,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,病人在哪,我們就在哪,有召必達,讓美麗的青春綻放在抗疫一線。”沈琳用堅守點亮青春,危難之時彰顯抗疫力量。
趙琳琳
支援眼科
2022年參與院外核酸采樣工作。
“看到一線醫(yī)護兄弟姊妹們的奮力堅守,我也想貢獻一份微薄之力,只要能夠幫她們減輕負擔,就值了。”趙琳琳說,“行政崗位雖不用上夜班,但是日常工作也很忙碌,我現(xiàn)在都是利用午休和晚上下班時間去處理行政崗的工作。”“科室收治了近40個病人,大家身體雖在恢復期,但依舊伴有咳嗽,再苦再累,面對床前患者會立刻調整好狀態(tài)。”她說,自己愛人也是醫(yī)院臨床一線的醫(yī)務工作者,但是永遠會把最好的一面的留給病人。
當前,夫妻兩人都奮戰(zhàn)在臨床一線,孩子只能交給自己的母親照顧。“因為愛人工作性質原因,工作忙,顧不上家,我母親有眩暈癥,也只能白天照顧,晚上還是得我去,兩頭跑吧,實在沒辦法了。誰都想多點時間在家里陪孩子,但是疫情來了,我作為醫(yī)務工作者必須要上,舍小家保大家。雖然有愧疚,但這是作為一名醫(yī)務工作應盡的責任,只要我在崗位上,就要盡到責任。希望疫情趕快過去,大家回歸正常生活。”
牛婉璐
支援呼吸與危重癥一病區(qū)
曾在普外科、內分泌、心內科和康復科等多個科室輪轉。
“下班時突然接到電話,單位需要在行政崗位工作且具有護理經驗的人前去支援臨床,下周報道,我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。當我告訴家人將要去支援臨床一線時,他們全力支持我,并且承擔了所有的家務,讓我有充分時間去回顧復習以前記錄的護理筆記。”牛婉璐說。
“支援第一天早上8點到護理部報到,首先進行了返崗培訓,對護理核心制度進行強化學習,”牛婉璐說,進入科室后,看到滿滿的病人、忙碌的工作狀態(tài)、監(jiān)護儀和氧氣瓶充斥著病房各個房間,護理人“英勇無畏、逆行出征、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”的大愛情懷被瞬間點燃,有過多個科室工作經驗的她很快冷靜下來,調整自己慢慢適應新的工作環(huán)境與節(jié)奏,半天時間她就和其他同事并肩戰(zhàn)斗。
輸液、靜脈注射、皮下注射、血壓監(jiān)測、血糖測量、入院評估等,熟練的進行著各項工作。“剛開始工作時有一些擔心,但當看到病人的胸悶憋喘,經過我們的治療與護理后變的呼吸平穩(wěn),當聽到病人真誠的每一句感謝,使我體會到護理人員的價值,給了我一往無前的勇氣。”
田士玲
支援消化科
從事消化科護理工作19余年。
“感謝護士長和消化科護理人員對我的幫助和鼓舞,我也不會辜負大家對我的信任。”田士玲說,自己在消化科工作了19年,和每一位同事關系都很融洽,現(xiàn)在從行政崗位重新回到“娘家”,看著她們一張張熟悉的面龐,聽著她們一句句暖心的鼓勵,慢慢消除了她的顧慮??粗車o理人員做事高效、動作麻利,她暗下決心多觀察多學習、認真總結,很快適應了護理的快節(jié)奏。
雖不善言辭,但是她用自己對工作的熱情,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去,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南丁格爾誓言,用默默付出詮釋了一名護理人的使命和擔當。
她們是醫(yī)院護理團隊工作日常的縮影,她們沒有華麗的辭藻,她們但卻用實際行動履行著護理人神圣的責任!
平凡中見偉大,危難中顯擔當。面對疫情帶來的空前壓力,護理團隊的每一位成員彼此守望相助,無論何時、無論身在何處,她們召之能來,來則能戰(zhàn),戰(zhàn)之必勝!她們克服種種困難,默默堅守戰(zhàn)線!因為她們知道,作為一名醫(yī)務人員,她們肩負的職責和使命;她們知道,醫(yī)院是最后一道防線,她們是生命的守護人,她們堅信竭盡全力守護,定能共克時艱!她們只是一群披上戰(zhàn)袍的普通人,卻用堅守的身影詮釋著生命的意義——待到春暖花開,攜手“陽康”歸來!